动力电池行业的变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逐年增长,中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也在快速攀升。如果你延长时间线,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17年到2022,我国的动力电池行业确实发生了许多变化。
一是装机规模攀升至150GWh,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装机容量从2017年的36.4GWh增加到2021的154.5GWh,实现车辆安装的动力电池公司数量从2017年102家减少到2021的58家。
第二,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的装机容量正在发生变化。2017年磷酸铁锂电池占据市场主导地位,2018年被三元锂电池取代,2021被三元锂电取代。
第三,该行业加速了优胜劣汰。在装机容量排名前十的公司中,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连续占据第一和第二位外,其余公司的排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公司已经消失,行业中的一些新星正在崛起。
从102家到58家公司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CABIA)的数据,2021,我国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将达到154.5GWh,同比增长142.8%。其中,同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额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
从装载量来看,近五年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不同材料的电池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
综上所述:2017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超过了三元锂电池。自那以后,在2018年,三元锂已经超过了磷酸铁锂。2019年,三元锂的比例达到磷酸铁锂的两倍。
2020年,磷酸铁锂的比例略有上升,但仍低于三元锂。2021,磷酸铁锂将强劲反弹,再次超过三元锂。
十大派系的变化
2021,我国动力电池装置前10名公司将是宁德时代(52.1%)、比亚迪(16.2%)、中航锂电(5.9%)、国轩高科(5.2%)、LG化工(5.2%,蜂巢能源(2.1%)、亿纬锂能(1.9%)、孚能科技(1.9%)。
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这两家领先的动力电池公司的装机容量合计占总装机容量的68%。
回首2017-2021年,在过去五年中,除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第一梯队外,中国动力电池前十名装机容量也发生了变化。
在过去的五年里,宁德时代年年霸榜,装机比例呈上升趋势。
在过去的五年里,比亚迪一直排在第二位。除了自主供应,比亚迪电池也开始了对外供应业务。
在从第3到第10的第二梯队中,除了国轩高科、EVE和孚能在过去五年中一直保持在TOP10的排名之外,其他排名公司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7年至2021,有5家公司从TOP10名单中消失,分别是沃特玛、比克电池、力神电池、国能电池和智航新能源。其中,沃特玛、国能电池和智航新能源三家公司已被停牌。
与2017年相比,2021 TOP10榜单上有5张新面孔。它们是中国创新航空、LG化学、蜂巢能源、塔菲尔新能源和欣旺达。
欣旺达在2019年和2021均排名第十。小鹏、吉利、广汽、东风、雷诺、日产等都是其客户。2021年 7月,欣旺达、吉利汽车和浙江继润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山东吉利欣旺达,重点支持HEV动力电池组的生产。
中航锂电,行业排名逐年跃升,在动力电池第二梯队取得了突出成绩。2019年至2021,排名从第6位攀升至第4位和第3位。2021年底,中国创新航空公司正式在香港上市。
蜂巢 2021的车辆装载量为3.22GWh,排名第六。这是第二梯队中另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配套车企包括长城、东风、合众、金康、利普摩尔等。
塔菲尔新能源将于2021首次跻身TOP10,排名第7。
有趣的是,宁德时代起诉了三家公司,即中国创新航空、蜂巢能源和塔菲尔。
2021,宁德时代对塔菲尔和中国创新航空提起诉讼,这两家公司都侵犯了专利权。8月,宁德时代赢得了对Tafel的诉讼,Tafel被判处向宁德时代支付2330多万元的赔偿金。然而,宁德时代与中国创新航空之间的案件尚未得出结论。2022年2月14日,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蜂巢能源提起诉讼。
“一哥”的地位一时难以撼动,二线电池厂商也在各显神通,寻求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领袖们已经提起诉讼为这场战争辩护。从侧面来看,这是该行业竞争加剧的一个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