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相关数据
动力电池累计产量293.6GWh,同比增长36.8%;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56.5GWh,同比增长17.5%;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52.1GWh, 同比增长38.1%,只有产量的1/2左右;
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56.7GWh,出口占总产量大概是1/6左右。
从整个2023年上半年的动力电池产量来看,三元电池累计产量99.6GWh,占总产量33.9%,累计同比增长12.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93.5GWh,占总产量65.9%,累计同比增长53.8%。也就是说,全行业都在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而汽车企业过往几年的主要成就就是把自己电池从三元替换成磷酸铁锂。
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排名
根据2023年上半年装机量数据,前十强市占率为97.55%,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上升较高的是亿纬锂能、LG新能源、正力新能;国轩高科、欣旺达、孚能科技等排名有所下滑。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开始从之前的高速发展,开始进入比较正常的增速。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出口的规模,半年也超过了50GWh。中国已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领跑者,市场规模连续六年领先全球,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具备成本和规模的优势。
目前来看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着装机量增速放缓和产品迭代加快等挑战,主要的问题是价格战模式下,动力电池企业和汽车企业的利益出现了背离。在竞争格局方面,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由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LG新能源、蜂巢能源、孚能科技和瑞浦兰钧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业绩表现
根据前100强新能源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表现,超70%的锂电企业利润同比负增长,随着二、三线锂电企业产能释放,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竞争加剧。
2023年1-5月全球前十强动力电池企业中我国占6席,装机量全球占比62.7%,较2022年提升2.3百分点,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发展趋势
动力电池产业链从爆发式增长开始走向缓慢增长阶段,增速有所下滑,预计2023-2027年锂电将保持平稳增长,平均增速15%左右。未来动力电池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预计排名TOP10后的很大一批企业将面临淘汰。
在全球范围来看,材料创新一直是驱动产业创新的核心武器,电池材料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是最核心和本质的部分。
•M3P:以特斯拉为主要的需求客户。电池企业成功用此类体系替代了原来的三元电池,当然这里有方壳电池本身的优势,M3P能否全面替代三元,我们还需要观察。
•钠电池:今年逐步在A00级车上使用。这是战略对冲中国锂资源稀缺的问题。
•高镍电池+复合集流体:以麒麟电池为代表,中国的高镍电池又开始新一轮的探索,这次为了保证安全性,一方面使用了复合集流体,一方面使用了结构层面的设计。
•半固态电池:严格来说,半固态电池是在高镍+电解质设计中创新,这为更高能量密度开了一条路。
中国在三元中镍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等方面已取得很好的战略竞争地位,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降本的需求继续让电池企业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