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CATL的第三代CTP技术——麒麟电池正式发布。据介绍,该电池系统的集成度创下了世界新高,体积利用率超过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车辆可实现1000公里的巡航里程。
电池一经发布,理想汽车、哪吒汽车、莲花三家车企纷纷发布消息,表示已与CATL动力电池十强龙头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有一段时间,业界掀起了一股争夺麒麟电池首次用于汽车的竞争浪潮。
8月27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开幕当天,CATL官方公布了麒麟电池落地车型的细节。Zeekr 009成为首款搭载麒麟电池的车型,AITO系列的新款车型也将搭载麒麟电池。
Zeekr 009是麒麟电池的第一款
公开资料显示,麒麟电池采用CATL第三代CTP技术,系统集成度创世界新高,体积利用率高达72%,能量密度高达255Wh/kg,可实现最大续航1000公里以上。
同时,麒麟电池还采用了全球首款大规模电池冷却技术,可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在相同的化学系统和相同的电池组尺寸下,麒麟电池组的功率比4680系统高出13%,实现了电池寿命、快速充电、安全性和低温性能的全面提升。
正因为如此,麒麟电池成为了各家车企的核心产品。据悉,首款Zeekr 009是一款纯电动MPV产品,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上市。同时,泽克001还将推出搭载麒麟电池的版本,预计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上市。
Zeekr汽车相关人士表示,Zeekr之所以成为麒麟电池第一品牌,不仅是因为市场对Zeekr品牌和产品力的认可,还因为SEA庞大架构的开放性和先进性。该架构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麒麟电池的能效,实现高效集成。据悉,CATL与Zeekr签署了为期五年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CATL和赛力斯之间的合作关系已全面升级
同日,CATL还正式公布了与赛力斯集团的最新合作动向。麒麟电池也将在AITO系列的新车型中推出。双方签署了为期五年的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据悉,此次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的达成,是基于2021年双方合作的全面升级。赛力斯披露的2022年7月销售报告显示,7月,赛力斯集团共销售13300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16.78%。
其中,赛力斯汽车销量7807辆,同比增长8873.56%。其中,赛力斯与华为跨界合作的AITO M5是销售主力。日前,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打造的第二款产品AITO M7正式交付,相关体验中心逐步上线。截至今年8月,已建成700多个AITO品牌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
如今,赛力斯的车型搭载了CATL电池,有望进一步巩固这个新品牌的行业地位。华为执行董事表示,华为、赛力斯和CATL都致力于创造创新技术和高质量产品。华为将继续创新,将最强大、最领先的技术应用于AITO汽车,让消费者拥有真正的智能出行体验。
加强电池碳足迹研究
在2022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国政府、行业、学术界和研究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就“碳中和愿景下的综合电气化与全球合作”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上,CATL董事长曾毓群也发表了主题演讲,讨论了他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最新观察。曾毓群直言:“作为电池生产大国,中国在电池碳足迹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后。”
在他看来,进入全面电动化时代,动力电池不仅要先进,还要绿色。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鼓励和支持政策应该向绿色电池倾斜。
“例如,在双积分或购买免税政策中设定了电池碳足迹的条件,只有使用低碳电池的电动汽车才能获得积分,或者可以享受购买免税政策。或者,建议研究动力电池碳信用政策,鼓励发展绿色低碳电池。曾毓群还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电池回收政策,为电池企业大规模使用回收材料生产新电池提供政策保障。
其他国家对动力电池碳足迹的标准、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已经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正在加快。例如,欧洲提出要求公司在2024年公开申报其电池产品的碳足迹,在2026年实施分级管理,并在2027年实施强制性监管。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对电池碳足迹的监管也应该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需要国际上的相互认可。”曾毓群说,中日韩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产业聚集池,尤其是中国的电池产业链。它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在制定全球碳足迹标准和法规的过程中,中国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做出更大贡献。
除了麒麟电池落地车型的公告,还从福建日报获悉,8月25日,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一期三厂投产。好消息。据悉,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是CATL迄今为止在全球布局的最大单体项目,计划产能120GWh,产值超过1000亿元。
其中,一期基地布局1#2#3#工厂,二期布局4#5#超级工厂,布局4个模块车间,形成千亿级锂离子新能源电池及电池芯产业集群,将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四期已于今年2月在福建省2022年第一季度正式开工。
四期工程总投资5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7.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新增25GWh锂离子电池产能,产值超过2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发展的推动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快速增长,CATL提前扩大产能。半年内,电池系统产量为125.32GWh,产能利用率达到81.25%。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68亿元,增长82.17%。其中,动力电池系统上半年营收791.43亿元,同比增长159.90%;储能系统收入127.36亿元,同比增长171.41%;锂电池材料收入136.7亿元,同比增长174.15%。
与此同时,CATL的全球市场份额大幅增长,客户不断突破。数据显示,该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已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上半年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34.8%,比去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公司前期收购的其他国家动力电池客户在指定地点实现了批量生产和交付,并在产品、技术、交付和服务方面继续得到其他国家客户的认可。
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化。福特汽车宣布与该公司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覆盖中国、欧洲和北美的动力电池供应;该公司计划在欧洲匈牙利投资建设电池工厂,以进一步完善其全球战略布局。
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产能不断扩大的背后是CATL全面客户体系的支撑。在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与特斯拉、现代、福特、戴姆勒、长城汽车、理想、蔚来等全球客户有着深入的合作。
在储能电池方面,公司积极开拓客户。在中国,与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力投资公司、中国华电、三峡集团、中国能建等领先能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其他国家,CATL与Nextera、Fluence、Wartsila、Tesla、Powin等国际十大储能客户进行了深入的业务合作。有关储能公司的更多信息,以下是中国排名前十的储能电池公司。
在中型电池方面,公司与ATL成立合资公司,优势互补,全面推进电动两轮车、家用储能、无人机等应用场景的电动化。此外,该公司推动多个市场应用场景的集成创新,涵盖智能矿山、电池交换服务、光储充检、智能港口、电动船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