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83859919 18025967080

又一磷酸铁锂企业冲刺IPO–比亚迪投资安达股份

文章来源:本站 人气:315 次 发表时间:2023-07-15

 

抓住磷酸铁锂电池市场爆发的机遇,通过绑定下游龙头电池企业,一批磷酸铁锂材料生产企业加速冲击资本市场,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大客户比亚迪于2022年7月6日入股安达科技的同时,贵州磷酸铁锂生产企业安达科技也在加速冲击IPO。

 

比亚迪投资安达科技

资料显示,安达科技于2014年6月上市,是国内最早投产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企业之一。2022年7月5日,公司以2.53元/股的价格发行1.4亿股,募集资金3.54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全资子公司贵州开阳安达科技能源有限公司磷酸铁、磷酸铁锂生产线扩建建设项目。

对于此次定增,安达科技表示,公司磷酸铁锂产品已基本实现满产满销。随着安达公司进入动力电池等行业一线企业客户供应链,下游客户产能持续大规模扩张。目前的产能已不能满足客户未来的增长需求,急需扩大生产规模,解决产能瓶颈。

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将用于公司B、C区2万吨/年磷酸铁锂及配套5万吨/年磷酸铁生产线技改项目和全资子公司开阳安达5万吨/年磷酸铁锂及配套生产线建设项目。

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8333.33吨磷酸铁锂生产线6条,年总产能达到5万吨;新增年产1万吨磷酸铁生产线6条,年总产能达到6万吨。

 

安达科技将加速进入更多主流客户的供应链,并影响磷酸铁锂材料的市场结构。

 

公告显示,本次最大认购方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前十大生产商比亚迪,合计认购约1185.8万股,总金额3000万元。这也是比亚迪首次投资安达科技。认购完成后,比亚迪成为安达科技第九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11%。

此外,除比亚迪外,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也出现在定增参与人名单中,包括益佰制药副董事长、欣旺达董事长王伟、晶瑞股份董事苏刚等。其中,随着欣旺达陆续实现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多家车企的供货,磷酸铁锂需求扩大,未来双方有望推进供货合作。

客户方面,安达科技目前的客户主要包括比亚迪、CATL、CALB、中兴派能等锂电池厂商,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96.7%。其中,最大客户为比亚迪,占营收的60.6%。

事实上,安达科技2010年进入磷酸铁锂电池行业后,比亚迪一直是安达科技的主要客户。2020年,安达科技中标比亚迪1.8万吨采购合同;2021年3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安达科技将向比亚迪长期稳定供应合作数量的产品。同时,比亚迪需要为安达科技的产能扩张计划支付2亿元人民币的定金。

安达科技表示,”所有项目已建、在建、待建。到明年下半年,力争实现磷酸铁锂年产能15万吨。” 未来,一旦安达科技成功登陆北京股交中心,根据目前新能源在二级市场的火热行情,在比亚迪等大客户的加持下,安达科技将加速进入更多主流客户的供应链,冲击磷酸铁锂材料的市场格局。

 

下游客户的生产能力继续大规模扩张

 

多家LFP材料企业上市

电池企业方面,由于铁锂电池在乘用车/储能市场的应用规模大幅提升,头部电池厂纷纷加速持股,投资上游磷酸铁锂材料企业,以稳定供应、降低成本。除安达科技外,比亚迪和CATL也于2020年投资磷酸铁锂头部企业湖南裕能,持股比例分别为5.27%和10.54%。

今年2月,CATL再次向江西升华增资1.44亿元,持股比例升至20%。在市场和大客户的支持下,众多LFP材料龙头企业纷纷加快融资上市进程,进一步冲击TOP10市场格局。

目前,湖南裕能已经在创业板上市;湖北万润也在科创版上市;融通高科近日完成超过50亿元的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内几家大型汽车集团、新造车企业、电池龙头企业等,正在加快推进上市工作。

 

磷酸铁锂产能

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磷酸铁锂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今年上半年出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融通高科、湖北万润、安达科技、江西升华、国轩高科、重庆泰瑞、东盛贤兴,上述TOP10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9.9%。

 

磷酸铁锂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与2022年同期相比,前5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的市场份额略有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磷酸铁锂新势力企业已经开始出货。同时,二三线磷酸铁锂材料企业快速扩张,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2022年以来,以格林美、中威股份等为代表的三元锂电池材料企业,各跨界企业纷纷加入磷酸铁锂。材料扩产大军,扩产规模多在几十万吨。

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磷酸铁锂行业总产能达到89万吨,各企业规划产能将超过300万吨;2022年,磷酸铁锂产能扩张将加速,长期规划项目产能将再翻一番,已超过600万吨。到今年年底,我国磷酸铁锂的可利用产能可能达到300万吨左右,产能过剩的隐忧迫在眉睫。

对此,大部分已公布的扩产项目仍处于前期规划和审批阶段,实际执行进度不一。此外,上游碳酸锂的实际产量和价格也影响着磷酸铁锂产能的释放,因此产能过剩的时间点还有待观察。不过,各方的蜂拥而至势必会加剧磷酸铁锂行业的竞争。同时,随着动力电池企业对磷酸铁锂材料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只有绑定龙头企业、具有工艺/成本优势的厂商才有机会胜出。

相关资讯
请您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当前客服人员不在线,请填写一下您的信息,我们会尽快和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