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钠离子电池
全固态钠电池具有丰富的钠资源和极高的能量密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全固态钠电池因其良好的安全性、不可燃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廉的价格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大规模储能系统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实现ASSB的实际应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缺乏各种固态电解质(SE)、离子电导率低、电荷转移电阻高、SE的界面问题以及ASSB中Na枝晶的生长,金属Na的应用可以提高能量密度,固体电解质也可以抑制枝晶的增长。
电解质的发展一直是制约全固态电池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室温下工作的高性能SE应具有高化学稳定性、高离子导电性、良好的机械特性、界面相容性等。固体电解质有三种类型,包括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无机固体电解质(ISE)及其复合物。
研究最广泛的是氧化物、硫化物和硼氢化物。ASSB的阴极/电解质和阳极/电解质界面由于机械刚性接触而遭受不充分的界面接触。此外,钠枝晶的形成需要在ASSB中解决。
不使用稀有金属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普及导致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作为动力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镍、锰、钴、锂等资源自然备受追捧,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特别是对中国来说,在新能源汽车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尤其是电池级碳酸锂。2021年初,其价格仅为5万元/吨,到2022年 12月,价格升幅比较大。
稀有金属电池材料价格飙升,推动电池越来越贵,新能源车企的产品利润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补贴有所下降。
最终,新能源车企仍然走上了涨价之路,而涨价的直接后果就是平民买单。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同时开始。近年来,随着锂资源的短缺,钠离子电池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从应用前景来看,钠离子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环境友好、高低温性能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在资源方面,钠的地下储量排名第六,分布广泛。盐湖和海水中含有钠。钠离子电池的开发可以有效减少对锂资源进口的依赖。
全固态电解质
1980年,锂电池之父、美国科学家约翰·古德足够提出了固态电池的概念,固态电池被认为是电池的终极形式。
与液体电解质相比,固体电解质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电池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为固体电解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且不会形成泄漏,也不会受到锂枝晶击穿而使电池短路的影响,这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
在提高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尝试使用能量更大的正极和负极。例如,负极材料可以直接使用金属锂,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
此外,固态电池不需要电解质和隔膜,这大大简化了电池结构,促进了电池的轻量化,这是锂电池的未来方向。
不使用稀有金属的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优点
高安全性
电池材料完全由无机氧化物组成,因此在使用和制造过程中无需担心火灾或有毒物质。
出色的电池性能
•利用玻璃的软化流动性,将正极和负极与固体电解质结合,以提高离子导电性。
•固体电解质具有良好的循环特性。
•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开发高电位活性材料来制造高能量密度电池。
2019年,Nippon Electric glass发表的关于全固态钠电池的论文《由焦磷酸钠玻璃陶瓷阴极和β〃-氧化铝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组成的无压全固态钠离子电池》发表在《美国陶瓷学会杂志》上。
2021,日本电气玻璃公司宣布开发结晶玻璃阳极材料,该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全固态钠电池。该电池以丰富的钠和铁资源为材料,输出电压为3V,具有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相当的高实用性。